七月的咸宁,暑气渐盛,却挡不住一群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的热忱。7月3日至7月16日,由临床医学院青马班组建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走进咸宁市优特康复中心,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化身“助教老师”与“主题课堂老师”,用专业知识与真诚爱心,为优特康复中心的儿童送去陪伴与成长,在实践中锤炼初心,在奉献中书写青春担当。

(志愿者与小朋友合影)
双轨并行筑基石,仁心青矜践真知。“特殊儿童的康复需要‘量身定制’,不能照搬普通课堂的模式。”出发前,青马班学员派出负责人多次与优特康复中心负责人沟通,拿着笔记本记下每个班级的特点,针对不同班级孩子们的特点,团队提前与康复中心沟通,制定了“固定助教+流动课堂”双轨模式。志愿者们按专长分为两组:班级助教老师扎根各班,密切关注孩子学习进展与特殊需求,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在引领孩子们掌握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主题课堂老师则开展流动教学,分为精细化主题课与社交游戏主题课,为小朋友们带来不一样的主题课。


(精细化主题和社交游戏主题)
巧思流转启心智,游戏生辉筑桥梁。志愿者们在实践期间,充分发挥创意与爱心,为小朋友们精心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游戏体验。志愿者们通过粘土做雪糕等手工精细活动,锻炼孩子们的手部精细动作,黏土在指尖舞蹈,幻化出清凉的“夏日雪糕”,于无声处雕琢精细动作的灵动,让孩子们在创作中感受乐趣与成就;通过组织棍子夹球、运球等运动游戏,协作的种子在碰撞与互助中悄然萌芽,让他们在团队配合中体会合作的力量,有效提升小朋友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利用气球设计趣味游戏,斑斓气球轻盈跃动,每一次传递与脆响,都溅起纯粹的笑浪,编织成连接心灵的虹桥,让小朋友们在欢快的氛围中增强孩子们的反应速度与身体协调性。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康复训练形式,更在欢笑中激发了他们的社交兴趣与自信心。

(“夏日雪糕”精细化主题课程)

(“气球大作战”社交游戏主题课程)

(扭扭棒精细化主题课程)
两周相伴,情谊深种。孩子们澄澈眼眸中的信任与依赖,是对志愿者最珍贵的回馈。志愿者们以医学人文的温度,在每一次耐心引导、每一次俯身倾听中践行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箴言。优特康复中心走廊里回荡的欢声笑语,早已超越了任务的范畴,它化为纽带,让志愿者们真正触摸到这些特殊孩子们生命的韧性。这份在特殊教育一线淬炼的仁心,必将伴随临床医学院的志愿者们走向更远的地方。

(折纸精细化主题课程)
当实践的帷幕缓缓落下,青马学员心中,却升腾起不灭的星火。在优特康复中心,志愿者们以年轻的炽热,缤纷了特教课堂的寸寸光阴;用躬身实践,镌刻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铮铮印记。临床医学院青马班的学员们用行动证明:青春的意义,不仅在于书本上的知识,更在于用双手托举希望,用真心温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