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宋宇 审核 任梦梦)10月26日,学校阳光心理剧复赛在学术报告厅顺利开展,我院带来的原创作品《鹤影寻光》登台亮相,以细腻的心理描摹和真挚的情感演绎,在演出现场直击观众内心,最终凭借出色表现斩获比赛第七名,激发了大家的深度思考。
《鹤影寻光》历经一个多月的打磨,从剧本创作(聚焦“原生家庭与自我觉醒”)到角色塑造,团队始终围绕“真实心理困境”展开——主角招娣因家庭资源倾斜而压抑自卑,在内心“白鹤”的指引下,逐步打破顺从的枷锁:课堂上从沉默逃避到尝试回应,食堂里从隐忍退让到勇敢维护权益,最终在舞台上与内在自我达成和解。

在比赛现场,演员团队精准拿捏了剧本核心情节的演绎分寸。面对 “课堂被提问时的手足无措”,演员通过攥紧衣角的细微动作,将角色的紧张感具象化;诠释 “食堂冲突后的情绪爆发” 时,又以带着颤抖却不失坚定的台词,展现出角色情绪转折的层次感;而对于 “白鹤” 这一意象化角色,演员则用从容的姿态与细腻的互动,让 “自我接纳” 的主题自然落地,完整呈现了从角色细节到核心立意的表达。

“我们希望用心理剧的方式,让更多人看见‘压抑中的成长’。” 这一创作初心,凝聚了整个团队的心血与默契。为精准拿捏剧本的心理内核,演员与幕后工作人员反复围读剧本拆解角色的情绪逻辑,不断模拟场景细节打磨心理动线。演员们为贴近角色状态,他们会暂时跳出自己的固定角色,尝试演绎同伴所负责的角色,从全新视角感受不同角色的情绪逻辑与行为动机;负责场务与道具的工作人员则他们会反复与演员沟通,确认每一件道具的摆放位。从台词节奏的反复推敲到情绪转折的细节打磨,团队成员以专业协作与全情投入,让角色的内心世界得以真实呈现。

这场心理剧比赛不仅展现了我院学子在艺术创作与团队协作上的优秀素养,更以真实的故事、细腻的表达,让心理剧成为传递温暖、引发共鸣的载体。它既完成了阳光心理剧比赛的舞台呈现,更延续了用故事照亮心灵、助力心理健康的初心,为校园心理教育写下了生动且有力量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