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淑敏 夏梦 审核 魏旻杰)六十年弦歌不辍,一甲子薪火相传。在湖北科技学院咸宁医学院办学60周年“校友回归”暨创新发展大会的系列活动中,我们不仅共同见证了桃李满园的荣光,更动人的是校园里那一道道靓丽的志愿风景线,医心德育工作坊的志愿者们以热情的微笑、专业的服务和不渝的坚守,成为了最温暖的记忆,用实际行动为母校甲子华章写下了生动的青春注脚。
从晨曦微露到华灯初上,志愿者的身影遍布校园每个角落:路口旁,他们是精准的“活地图”,以挺拔的身姿和贴心的引导,为校友指引方向,一声声“欢迎学长回家”“学姐这边请”,瞬间唤醒了校友们的同窗情谊;会场里,他们是无声的“守护者”,无论是前期的精心布置,还是后期的彻底清场,亦或是设备的搬运转场,他们用汗水确保了各项活动每一个环节的顺畅与完美;签名墙前,他们是记忆的“定格师”,他们主动上前协助校友留下珍贵的笔墨与影像,让灿烂的笑容和真挚的祝福在此刻永恒定格。
据悉,志愿者们累计解答校友咨询千余次,高效响应了校友的各类需求,成为了校友身边的“及时雨”。







志愿者刘浩:作为志愿者,我满怀自豪,用镜头与双眼记录了无数动人瞬间。镜头那端,是志愿者们热情洋溢的服务身影;镜头这端,是校友们重逢时激动难抑的无限感慨。这两种情感在此刻交织,深深触动了我。而当引导校友们在校史馆漫步,于泛黄的照片与厚重的文字间重温学校峥嵘岁月时,我仿佛也穿越时光,触摸到那段属于咸宁医学院的青春芳华。
志愿者柳皇希:志愿者从清晨就开始忙碌,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腿酸脚麻是常事。但当看到白发苍苍的校友们紧握彼此的手话当年,听到他们真诚地对志愿者说“孩子们,辛苦你们了”时,所有的疲惫瞬间就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取代。能用自己的微小力量,成为学校与校友之间温暖的纽带,见证这盛大的欢聚,觉得一切付出都特别值得。
志愿者向元娇:当看到“湖科2.0版幼崽”——师哥师姐们的小北鼻,在学校里游逛的比师哥师姐们更有劲,他们在前面跑,师哥师姐在后面一边打伞一边追,彰显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更象征着医学教育的延续。“医脉承荆楚,杏林耀九州”是刻在一代代湖科医学学子骨子里的理想,看到优秀的师哥师姐如参天大树般庇护着人民的健康,而我这颗正在成长中的“小树苗”将不负这盛景,在未来里用我的“枝丫”承载起更多人的生命健康。
志愿者王冕:在晚会期间,当我送一位93级学姐出校门的时,她说了很多:“上学的时候都没怎么聊过天的同学,再次相见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感受完全不一样。”听到这番话,我被这延续几十年的情谊深深触动到。第二天,在我带一位83级的校友前往校史馆的路上,学长询问我学医的初心和未来规划,我认真回答后,这位学长感慨道:“好孩子,你真的很适合当一位医生。听完你的话,让我想到了我年轻时候的样子。你这也唤醒了我学医的初心,好好学,相信你自己。”听完这番话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让我前行路上又增添了几分底气。
